2022世界杯竞猜_世界杯竞猜官方网站【开户入口】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协会动态 > 协会要闻 >

翟浩辉在全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上的讲话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1-30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厘清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十三五”规划思路

——在全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上的讲话

水  利  部  原  副  部  长

翟浩辉

世界杯竞猜会长/教授

20151119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认识编制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十三五”规划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认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具备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

我国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尤其是水资源的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等问题愈加凸显,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达500多亿立方米,近2/3城市不同程度缺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仍然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要适应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必须从根本上破解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近年来农业用水总量约占经济社会用水总量的62%,2013年我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23,节水潜力较大。我国的国情水情决定必须走农业节水之路。大力发展农业节水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对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意义重大。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考核指标。当前,农村供水基础设施总体上仍然薄弱,建设标准低、工程规模小、水质合格率低、供水保证率低、工程运行管理落后,管理水平不高。

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农业节水和统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会确定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上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二、认真思考,深入讨论,深刻领悟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十三五”规划指导思想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我认为,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节约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方针,按照中央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决策和部署,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宗旨,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严格水资源管理,优化农业生产布局,转变农业用水方式,完善农业节水机制,推行合同节水管理,着力强化农业节水的科技支撑,着力创新农业节水工程管理体制,着力提高用水效率,着力健全基层水利服务和农技推广体系,推进农业节水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现代化,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农村饮水安全的要求,从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存权出发,以进一步提高农村供水保障率、水质合格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为目标,通过配套改造联网,强化水质保障,完善运行机制等措施,建立“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体系,让农民群众真正能喝上干净、卫生的水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因地制宜,科学把握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十三五”规划的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要从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实际出发,把握发展新特征,加快推进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发展,实现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农业节水相关规划的编制要强调以供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合理确定农业节水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农村供水要统筹城乡供水发展的要求,衔接村镇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等,以县为单元整体推进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农业节水要根据各地水土资源条件、农业生产布局等实际情况,抓住影响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环节,分区采取适宜的农业节水措施,兼顾节水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突出抓好重点区域、主要农作物的节水技术应用,集中连片建设农业节水工程,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行规模化发展。建设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加快节水技术推广。农村供水重点实施工程配套改造(管网配套、水处理工艺改进和消毒设备配套等)、城镇自来水厂延伸工程,以及新建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全面推行水厂信息化、自动化控制与现代信息技术、膜技术等先进技术应用示范。全面推进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和水源防护设施建设;建立水源保护多方联动协作机制。继续加强水质检测与监测能力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地方政府负总责,中央给予指导和资金支持。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机制。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明确各方职责,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及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合力参与农业节水与农村供水的格局。

——坚持建管并重,深化改革。在加强农业节水工程建设的同时,建立健全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进一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农业节水信息化应用,完善农业节水产业支持、技术服务、财政补助等政策措施。农村供水要落实管护主体,落实工程维修养护经费,完善运行管理制度,加强培训,提高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四、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与应用,提高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科技水平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对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出了更加全面、更加紧迫的要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促进科技实力提升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在新技术、新产品推广与应用方面与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要进一步加大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基础研发和科技创新,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着力提高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科技含量,促进科技水平的提高。二要加大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科技成果转化力度。选择、推荐一批技术先进、实用方便、用户欢迎的产品、技术,在重点项目区优先试点、推广。三要加大联合攻关力度。组织生产企业、科研院校,围绕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发展中的突出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深入研究,研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设备设施和管理模式。四要加快我国先进适用的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设备仪器研发的国产化,降低使用成本。

五、着力构建农业节水五大体系,保障农业节水可持续发展

发展农业节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将农业措施与水利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形成各种节水技术的组装、配套与集成。

一要完善农业节水工程措施。加快实施重大农业节水工程,着力发展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实施好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南方节水减排等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优先推进粮食主产区、严重缺水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节水灌溉发展。除有回灌补源要求的渠段以外,对渠道要进行防渗处理。要平整土地,合理调整沟畦规格,推广抗旱坐水种和移动式软管灌溉等地面灌水技术,提高田间灌溉水利用率。在井灌区和有条件的渠灌区,大力推广管道输水灌溉。在水资源短缺、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业规模化经营等地区,积极推广喷灌、微灌、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因地制宜实施坡耕地综合治理、雨水集蓄利用等措施。

二要优化配置农业用水。通过建设骨干水源工程和实施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优化用水结构,缓解重点农业生产区的用水压力。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合理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重视利用非常规水源,提高农业用水总体保障水平。在渠灌区因地制宜实行蓄水、引水、提水相结合。在井渠结合灌区实行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在井灌区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在不具备常规灌溉条件的西部干旱地区,利用当地水窖、水池、塘坝等多种手段集蓄雨水,解决抗旱播种和保苗用水。逐步实施农田轮种轮休制度。

三要调整农业生产和用水结构。根据各地水资源承载能力和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优化配置水、土、光、热、种质等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农作物种植结构以及农、林、牧、渔业用水结构。在水资源短缺地区严格限制种植高耗水农作物,鼓励种植耗水少、附加值高的农作物。在规划建设商品粮、棉、油、菜等基地时,要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避免加剧用水供需矛盾。积极发展林果业和养殖业节水。

   四要推广农机、农艺和生物技术节水措施。合理安排耕作和栽培制度,选育和推广优质耐旱高产品种,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大力推广深松整地、中耕除草、镇压耙耱、覆盖保墒、增施有机肥以及合理施用生物抗旱剂、土壤保水剂等技术,提高土壤吸纳和保持水分的能力。在干旱和易发生水土流失地区,加快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五要健全农业节水管理措施。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强化农业用水管理和监督,严格控制农业用水量,合理确定灌溉用水定额。明确农业节水工程设施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完善农业用水计量设施,加强水费计收与使用管理。完善农业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技术指导和示范培训。积极推行农业节水信息化,有条件的灌区要实行灌溉用水自动化、数字化管理。加强技术监督,规范节水材料和设备市场。加强产品认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六、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五大保障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喝上干净、卫生的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数量多、管线长、面广量大、覆盖范围广,必须充分认识建设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各地要全面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责任制,健全部门分工协作制度。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金筹措、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一切从保障农村居民根本利益出发,加强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完善绩效考核、群众评议和奖优罚劣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受益主体参与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格局。地方各级水利部门要抓好规划编制、制度建设、施工组织、进度控制、质量监管和运行维护的技术指导与服务

二要强化规划保障。各地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抓好规划基础工作,尤其要完善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规划。水利部目前正在组织编制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规划。各地要按照要求,积极谋划开展本省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尽快形成以全国及省级总体规划为指导、以县级规划为基础的农村饮水安全规划体系,切实强化规划对项目和资金统筹整合及其刚性约束作用。

三要强化投资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公益性强、历史欠账多、投入缺口大,需要两手发力,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本。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农村饮水安全投融资渠道,鼓励和吸纳社会资金投入,组织和引导受益群众筹资投劳。要加强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严防截留、挤占、挪用和滞留建设资金,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高效。积极探索建立与项目和资金安排挂钩的惩戒机制。

四要强化管理保障。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审计、稽查、专项检查力度,去年水利部建立了部领导和司局对口分片联系督导检查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机制,各省也要强化督促检查和行业巡回指导,切实抓好项目建设监督管理。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全面实现资金下达、工程进度、项目验收和运行管理等信息实时更新、动态管理。要在加快完善涉水法规、技术标准以及项目建设管理制度体系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绩效考核、评价评估和奖优罚劣力度。

五要强化政策保障。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实践探索的行之有效的制度、经验和做法上升为管理政策。确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地位,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保障资金投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为优化外部环境和聚集社会各方力量,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保障。


附件下载: 暂无